
微博
咨询热线:400-007-2877
今年52岁的琴姐(化名),膝下有一对千金,其中大女儿已经到了结婚生子的年龄。按理说,此时的琴姐应该时刻做好当姥姥的准备了,可2022年春末,她发现自己怀孕了……
这个消息让琴姐一家又喜又惊。喜的是延续生命、添人进口本就是值得高兴的事儿;惊的是,琴姐的肚子着实经历过太多“波折”:
因为多发子宫肌瘤,两次开腹手术为肚皮留下了触目的刀口;
一次腹腔镜手术,疤痕虽然只如钥匙孔大小,但对器官的损伤依然不可避免;
30年来,6次怀孕2次产子,肚子数次如气球吹起又瘪下去;
再加上52岁的年纪,子宫的弹性早已不如从前;
……
种种高危因素叠加在一起,是否要让琴姐再经受一次孕育之苦,确实要打一个问号。
于是,既来之,则安之。琴姐全家全力迎接小宝宝的到来。因为素来有运动的习惯,琴姐的身体还不错。孕期走来,产检一路绿灯,一家人的心渐渐放了下来。
孩子每长大一天,风险就多一点。先兆子宫破裂的琴姐保胎到36周已经极限,可作为母亲,她多么希望宝宝能在腹中待到足月再出生。
住院保胎的一个多月里,忻竹医护团队一丝不苟、日夜监护,终于等到37周+3,琴姐被推进了手术室。
这场特殊的剖宫产,是挑战,更是对生命的责任。
杜鹃院长亲自操刀,产科、麻醉科、新生儿科、手术室等提前就位。可腹内的情况比想象中更棘手:因为核除过太多子宫肌瘤,术后的创面产生了很多粘连,琴姐的子宫基本是360度与腹内的脏器“贴”在了一起,手稍稍一抖就会伤到肠管、膀胱等器官引起大出血。
粘连层层剥离,只见琴姐的子宫瘢痕处已如蝉翼,透过薄薄的子宫层,羊水甚至胎儿毛发都清晰可见!
9点整,一声婴儿的啼哭终于响彻手术室,一枚7斤多重的大胖小子顺利出生。多亏了术前的多学科讨论及各种用物的充分准备,手术中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都在预料中。
术后,杜鹃院长亲自查房。琴姐体征平稳,精神良好,一家人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,这孩子有多难得,忻竹的团队就有多强大!
写在最后的小科普
子宫破裂主要发生于怀孕期的女性和分娩后的女性。那么子宫容易破裂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?
子宫有瘢痕,如剖宫产手术、子宫肌瘤剔除术、宫腔镜电切术等,术后形成瘢痕,在孕晚期或分娩期由于宫腔内压力增高,使瘢痕破裂;
骨盆狭窄、软产道梗阻、巨大胎儿、胎儿畸形、胎位异常等导致胎先露下降受阻,子宫下段过分伸展变薄,发生子宫破裂;
子宫收缩药物使用不当,可导致子宫收缩过强引起子宫破裂;
产科手术损伤,如产钳助产、毁胎术、穿颅术等导致子宫破裂;
子宫破裂的发展通常是渐进性的,由先兆子宫破裂进展为子宫破裂。先兆子宫破裂的典型症状为下腹部出现环形凹陷、下腹压痛、排尿困难,血尿、胎心率异常等;不完全性子宫破裂时症状和体征不明显;完全性子宫破裂时表现腹部突发撕裂样剧痛、宫缩骤停、阴道异常流血、低血压、晕厥或休克、胎心和胎动消失等。
为了避免悲剧的发生,子宫挨过刀的小仙女们一定要小心谨慎,按时产检,保护好子宫,也保护好自己和宝宝!
让选择更简单,
让消费更明晰!